这是2019年
王小团分享的第9篇原创文章
本文由普洱茶堂(puerchatang)原创,
未经允许,不可转载!
▼
说到“弯弓”二字,不自觉联想到一句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弯弓,带着些许的英雄之气。
马背上打下的天下,弯弓饮羽。
对于普洱茶而言,弯弓二字也带着独特的色彩,它是易武重要的茶区之一。
而今弯弓被世人所熟知,与“国有林”三字密不可分。
近几年国有林概念的火热,带动了一些茶区的出名。薄荷塘、白茶园、凤凰窝等进入茶人视野。
说到弯弓,就不能不从曼撒(又名慢撒)古茶山说起。
曼撒所辖茶山均在现今的勐腊县曼腊乡境内,曼撒现改名为“曼腊",后曼腊乡撤乡成为一个村委会,纳入易武乡管辖。
弯弓与曼撒,又有什么不解之缘?
曼撒是普洱茶最早的集散地,是真正有着千年种茶做茶史的古茶山,据说在唐代时被称为“利润城”,是滇藏茶马古道之源头。
而弯弓大寨,就是曼撒古茶山上曾经最大最兴旺的寨子。
可惜,由于后来的三次大火灾,使得弯弓人民一次次遭受家园、财产、人口等的损失,仅剩下的弯弓人只好悲伤的搬离了家园,分散迁往其它的寨子居住,弯弓寨从此没落。
并且,在多次的火灾中,弯弓的茶园大肆被破坏,导致了现在的弯弓几乎看不到成片的茶林,只有那零星几棵、几十棵的茶树,傲然挺立在深山密林中。
也正是因为弯弓茶无法量产,才更引得人们有无限遐想,弯弓茶才能不断吸引我们去探索,去发现。
而今的弯弓,属于易武“七村八寨”中的丁家寨(瑶族)。
说起来,丁家寨的名气来源于弯弓茶,弯弓是易武茶区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从进入易武镇的牌坊开始,途经落水洞、麻黑,往西可前往刮风寨,而往北继续深入便到了弯弓。
弯弓,有一条弯弓河,它是一条重要的“三八线”。
丁家寨(上寨和下寨)、烂田寨(上寨和下寨)的采茶界线,就是美丽的弯弓河。
弯弓茶之所以有名,离不开国有林里的古树。
弯弓地处边陲、交通不便且生态完整,茶树多保留原始的姿态,未经人为矮化,现在的弯弓,在附近国有林中还能找到直径1米,树高逾10米的古茶树。
弯弓古树茶现已越居易武茶区最贵的古树茶之一。
虽说弯弓茶园,因为大火失去了大量的茶树,有些人丁萧条之感。
但好在此处环境优质,剩余的茶树,以高品质著称,栽种下的茶树,是大树荫下好乘凉。
弯弓现存的古树,生长在1800米以上的海拔,常年四季如春,高山雨水充沛。
适宜的温度,充足的雨水,高海拔环境,为茶树生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加上此处高海拔,荒山野岭,终年人烟稀少,原始森林古树,自由旷野粗放,最大限度保证了弯弓古树原生态品质!
复得返自然。
人迹罕至的国有林中,主要以一些高大繁茂的其它类乔木大树为主,间杂分布一些小块小块的茶园,林里少有人类活动,生态系统平衡。
这些高大的乔木,是茶园最好的守护者,天然的屏障。
高大的乔木,可适当遮挡猛烈的阳光,更好地营造“阳崖阴林”的生长环境。
并且,林间因为有更多的漫射光,对茶树的光合作用非常有利,有利于优秀的茶叶品质及滋味的形成。
高大的乔木,还充当着一个角色扮演——提供养料。
花开花落,叶落归根。
这些乔木凋零的叶片,堆积在脚下,提供养分。加上此处气温较高,空气湿润,又加速了叶片腐烂,从而形成厚厚的腐植层。
厚实的腐植层里,藏着丰富的腐植质。
腐植质,是一大类含碳的大分子有机聚合物,分子量非常大,结构也很复杂。腐殖质是土壤中对植物生长有益的有机质。
故而,长在国有林里的弯弓茶,得了极好的生长环境,品质自然不差。
弯弓,被戏称为一个没落的“贵族”。
它的复兴,比其他普洱茶要来的晚一些。
但,是金子总会发光。
弯弓茶,终究靠着自己的实力,在普洱茶中脱颖而出。
蜜香淳润,刚柔并济,是弯弓茶最好的写照。
至柔至美,汤色清而亮,香柔水甜,沁人心脾,回甘强烈。
这样的普洱茶,难怪能东山再起。
在芸芸众多的普洱茶中,独树一帜。
全文完!
本文归普洱茶堂(puerchatang)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