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上万亩漫山遍野的茶树,数也数不清。山下那些原住民,长住青山下、白云间,一辈子在这里采茶、制茶。
1
一直等着去景迈山的,但淅淅沥沥的雨,让我们看见了西双版纳“发威”的雨季,只好等天晴的空隙。
景迈山万亩古茶园,是中国最古老的茶园,坐落着数不尽的千年古树,一直是茶迷们心中的圣山,目前正在申请“世界文化遗产”。
黎明星火茶厂的古树茶原料,就来自景迈山。
景迈山位于普洱市澜沧县,是西双版纳、普洱与缅甸的交界处。我们从茶厂出发,一个多小时车程就上了山。
因为刚下过雨,一进山上,就好像到了仙境。整座山一直在“吞云吐雾”,远远看得见白云飞舞着,渐渐吞没了几个小村落。
陪我们上山的,除了黎明星火茶厂厂长何东海,还有幸福展村的村长。他是拉祜族人,也是生长在茶山下,衣服的背部有个大大的葫芦图案。按照他们拉祜族的传说,他们的祖先是从葫芦里诞生的,所以葫芦至今仍是族人的图腾。
按照拉祜族的习俗,他们重视女孩,一直女孩当家,如果家里是男的主事,会被瞧不起。自古就是自由恋爱,婚后可以自由选择去住男方家或者女方家。
他指着一眼望不到头的层层远山说,他们世代就是在山上住,出趟门就得走几天,有人一辈子没下过山,以为世界就是眼前的天那么大。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们才被政府集体迁到了山下。
2
到了景迈山万亩古茶园,就立刻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高高大大的茶树,很多都挂着牌子,写着由政府鉴定的生长年限,七八百年的都算是“年轻”的,随便找几棵,都是一千年以上。
由于这些茶树树龄高,都显得历尽沧桑、饱含风霜。茶树的枝干上长满了苔藓、藤蔓、野生菌类和许多寄生兰花等附生物,还有一种形状类似螃蟹的寄生物——螃蟹脚。
“看!这就是螃蟹脚。”村长指着树上一种类似青苔的植物说。
螃蟹脚据说只能在上百年的古茶树上才能找得到。它不但有清凉解毒的作用,若常饮用,还可防止血管硬化。
在布朗族传说中,布朗祖先叭岩冷种植茶园,并给后代留下遗训:留下金银财宝终有用完之时,留下牛马牲畜也终有死亡时候,唯有留下茶种方可让子孙后代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据考证,澜沧江流域是茶的起源地,而布朗族的祖先是最早利用野生古茶和最早栽培古茶树的民族。
历史上,景迈茶山的茶叶用笋叶和竹筒包装,由人或牛马驮着,通过茶马古道,源源不断地运出大山。
如今,这些山上的茶树,就像“分地”一样,分给了附近村民。他们依靠着“宝山”,用祖先传承下来的手艺,采茶、初加工,再送到茶厂,制作成独一无二的“古树茶”。
在茶园里,还有一棵最古老的树,树下放了不少硬币和零钱。据说,这棵树已经被人当做“神树”了,这些是人用来祈福的。
3
在景迈山的丛林深处,坐落着一座座少数民族村庄。这些村庄依山而建,傍水而居。民房为清一色的传统干栏式吊脚楼,村子里还有他们自己的寺院。
半山上的景迈村,是傣族和布朗族居住的地方。这里住着位88岁的老奶奶,是布朗族人,名叫“玉甩”,她一辈子住在村里,从十几岁采茶到七八十岁,从没出过村子。她家那颗茶树,也是整座山最大的。
和普通的灌木丛茶树不同,这里的古茶树,都是高大的乔木,她要采茶,需要爬到树上。
老太太身体硬朗,前几年上树还很利索。如今,她爬树很少,但也会经常到茶山上,采下的茶,由孙女送到黎明星火茶厂去。
她的耳朵上,有个硬币那么大的耳坠,能直接从耳洞穿过。按照她们的习俗,耳洞越大福气越多,如今她的耳洞,已经有花生米那么大了。也有人想沾沾“福气”,试戴一下耳环,却几乎没有戴成功的。
“我从这么大就开始戴这个耳坠了。”她用手比划着说,手比到膝盖的位置。
她一辈子生育了10个子女,如今和最小的儿子住在一起。这个村子有着最原始古老的两层木楼。如果你在这里住,起早点可以看到翻滚的云海。
她的手臂上文着漂亮的花纹,一抬手,银手镯能褪到大臂上。
临走时,老奶奶牵着我的手好久,送了很远——虽然彼此语言不通。
文 | 李肖肖 编 | 阿南
这是食记君为您分享的第743期匠心内容。
本账号发布内容均属原创,版权属于河南观素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