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财普洱茶

陈财普洱茶

首页 产区 易武曼撒——古江内六大茶山

易武曼撒——古江内六大茶山

易武茶山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东部,距西双版纳州州府景洪市110公里,历史上因出产清朝皇帝饮用贡茶,而闻名于世。其出产弘普号易武普洱茶茶味醇厚甘甜、回味悠久、水性

易武曼撒——古江内六大茶山

易武茶山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东部,距西双版纳州州府景洪市110公里,历史上因出产清朝皇帝饮用贡茶,而闻名于世。其出产弘普号易武普洱茶茶味醇厚甘甜、回味悠久、水性细腻。易武地名为傣语,意为“美女蛇居住之地”因易武有个花蛇洞地名由此而得。

易武茶山位于六大茶山东部,紧靠中老边境,面积约750平方公里,是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的茶山,它包括易武正山、慢撒茶山、曼腊茶山在内,因面积较大也有人将易武茶山称为易武茶区。

 

易武地处南亚热带,北纬21°51′~22°24′,东经101°21′~101°38′之间,属北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型气候,海拔高低差别大,具有明显的立体气候特点,终年湿润。常年降雨量在1700~2100mm之间,平均气温17~21℃,全年日照时数达1880~2200小时,有雾日120~150天。

!
也想出现在这里? 联系我们
创意广告区块 - WordPress区块

在热带亚热带季雨林成土条件下,茶区土壤由紫色岩和沙岩母岩上风化发育而成,主要为砖红壤、赤红壤、黄壤;各地土质呈微酸性反应,pH值在4.6~6.5之间;土壤养分积累快,分解利用快,土壤有机质含量4.6%以上,腐殖质厚5厘米以上。易武的植被生态系统保持良好,茶区内生长着椿树、香樟树、榕树等高大乔木,和古老的茶树一起,构成了易武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

易武茶山今属勐腊县易武镇,现存古茶园约7000余亩,落水洞、刮风寨、桥头村等地都生长着大茶树,树龄数百年,基茎围140~160厘米不等,树高达23米左右,小片成林。易武茶山面积和产量均居六大茶山之首。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首任所长蒋铨,于1957年对六大茶山实地考察写出的《六大茶山访问记》证实:易武与基诺两地范围广、产茶多,按面积和产量,易武名列榜首。《勐腊县志》中说: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莽枝(勐芝)、架布、习崆等茶山逐渐衰退,易武茶山取而代之。史料文献中,因茶业兴衰演变,地名、产量记述有异,但易武茶山是普洱茶的生产地则是无疑的。

易武因盛产大叶种茶,唐时就被称为利闰城。

易武在唐代属南诏银生节度管辖,元代属车里军民路,明代属车里宣慰司,明隆庆四年(1570年)车里宣慰刀应勐将其管辖地划为12个版纳时,易武与倚邦、整董合为一个版纳,称版纳整董,汉话则称整董版纳。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吴三桂将易武、倚邦划入元江府,清康熙三年(1664年)吴三桂又把易武、倚邦划回车里宣慰司管辖。清雍正七年(1729年)云贵总督鄂尔泰对西双版纳进行改土归流,车里宣慰司管辖的澜沧江以东的六个版纳划归普洱府,易武也随之划归普洱府,易武茶山称为普洱府的贡茶收采地。进入民国后,1927年易武划归镇越县,1930年易武街成为镇越县治所驻地。

自康熙朝始(公元1662年),云南督抚派员支库款,采买普洱茶5担运送到京,供内廷作饮。至此,遂成定例,按年进贡一次。

清康熙年间,易武、倚邦归车里宣慰司管辖,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区,上缴的贡茶即由于色香味具佳而倍受皇室成员青睐。雍正七年(1729年),清政府在易武设置钱粮茶务军功司,专门管理茶叶和粮食的购销,并把易武定为贡茶采办地。自此,易武成为了茶人眼里的“朝圣地”。

普洱贡茶初期采自六大茶山,后渐以易武山为主。

雍正七年(1729年),鄂尔泰出任云南总督,推行改土归流的统治政策,设立普洱府,控制普洱茶的购销权利,同时推行岁进上用芽茶制。阮福《普洱茶记》有载:普洱茶名重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可见普洱茶入贡朝廷倍受欢迎。《普洱府志》记载:清乾隆九年(1744年),普洱茶被宫廷正式列入《贡茶案册》。

清雍正七年,清政府在易武设置了钱粮茶务军功司,专门管理茶叶、粮食的购销贸易。雍正九年(公元1732年),随着普洱茶被立为贡茶,易武茶区(易武、曼撒两茶山)每年必须解决贡茶66666斤,贡茶未完成前茶叶不许上市买卖。可以说正是借助产量与茶叶卓尔不群的品质,当年的易武成为了云南为数不多的富庶之地,并被称为利润城。

乾隆年间(1736—1795),用传统方法制作的七子饼茶成为贡茶;

乾隆六十年(1796)易武、曼腊茶山所产的团茶(砣茶)也定为贡茶。

道光年间的《普洱府志》中有漫撒无易武,光绪年间的《普洱府志》中又把漫撒换为易武。

易武种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已有濮人(布朗族、佤族、哈尼族等)在易武居住种茶,易武的漫撒山现还保存有几十亩树围超过1.5米,树高达20多米的人工栽培型古茶园,这片特大型古茶园茶树树龄已超过千年,是濮人所种。

易武地区对茶的利用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传说中易武茶山在汉朝已有茶,孔明来时才教授采茶饮茶的方法,因此易武人称孔明为茶祖。每年农历7月23日,易武都会举行孔明生日集会纪念,称为茶祖会。而到了清嘉庆、道光年间,这里年产的干茶已达7万余担。尤其是到了乾隆年间,许多石屏人纷纷迁居易武种茶树,进一步促进了易武茶叶的种植,使易武成为一座著名的茶山。因茶而兴,因茶而旺,茶叶让易武商贾云集,也让易武产生了一批在普洱茶史上名号极响的茶庄,留下了一批极具收藏价值的普洱茶珍品。

易武茶山所产的茶叶属大叶种茶,易武茶山的古茶树种群较为单纯,大都属普洱茶种(学名为阿萨姆种),较有代表性的古茶树有易武村落水洞,高10.33米、基围1.32米、树龄约七百多年的茶王树;有易武村铜箐河高14.52米,基围1.8米、树龄约四百多年的大茶树。

易武是历史上有名的六大茶山之一,生产的普洱茶远销中国西藏、东南亚等地。为运送贡茶及大宗茶叶、货物、人员来往方便,在道光年间由地方集资投劳,从易武起修筑2-3米宽,240余公里长的青石板茶马古道。每逢产茶旺季,外来购茶、运茶人数达万人,真可谓是商贾云集、骡马塞途。明清时期,这里商贾云集、热闹非凡,如今依然保持着种茶、采茶、制茶的传统。易武古镇是茶马古道的源头。茶马古道是云南、四川与西藏之间的古代贸易通道,由于是用川、滇的茶叶与西藏的马匹、药材交易,以马帮运输,故称茶马古道。

云南以及外地客商看到普洱茶的高额利润空间,纷纷来到云南西双版纳,在易武周围的山上开始种植普洱茶获利。

以易武为中心的茶马古道朝四方散射开去。

易武—老挝的乌德—丰沙里—越南的奠边府—海防—香港;

易武—尚房—老挝的南塔—万象;

易武—勐腊—老挝的勐百察—泰国的米赛;

易武—思茅—景谷—大理—中甸—拉萨;

易武—江城—扬武—昆明—昭通—宜宾—北京。

同庆号、同兴号、同昌号、安乐号、乾利贞号、鸿庆号等这些普洱茶历史上著名茶庄在易武都有出现。

1856年以来,因为受太平天国的鼓舞,肇自滇西的杜文秀起义,攻占了大理、思普等地,而自此持续十余年的纷争频仍,阻断了传统意义上普洱茶的运输行销路径,惟此,真正促发了——从位于中挝边境的易武,经越南的莱州、老挝的丰沙里,转而运销香港、东南亚。勐海一带的茶,反倒可继续经由打洛到缅甸的景栋,进而转销给传统的藏区。

太平天国让鸦片战争以后的贫民持续深陷困苦。太平天国搅动的战乱促使更多人负险出海成为散落在东南亚拓荒的侨民,不断扩大了的侨民群体又促生了新的需求——远销东南亚的茶。世上很多事物与事物就是这样,构成了奇怪的纽结、意想不到的联动,相生相长回环往复。这也是易武茶而不是别的茶区的茶率先卖到了香港原因。

据考证:从道光二十五年到民国二十六年的近百年时间,正是易武茶业最兴旺的时期,知名的老字号茶庄可达30余家。惟火灾、瘟疫、战乱……在短短十数年间频频袭扰、接踵而至,才让易武茶从此又长时间地顿入寂落。

易武茶山因出产清朝皇帝饮用贡茶,而闻名于世。出产易武普洱茶茶味醇厚甘甜、回味悠久、水性细腻。易武茶正因如此,才出现了班章为王易武为后的说法。

易武古茶山海拔656-2023米之间。海拔差异大,形成了立体型气候,具有温湿、温暖型两种气候特点,不同的小区气候条件造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

易武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热量丰富,雨量充沛。茶区土壤,在热带亚热带季雨林成土条件下,由紫色岩和沙岩母岩上风化发育而成,主要为砖红壤、赤红壤、黄壤。各地土质呈微酸性反应,pH值在4.6-6.5之间。土壤养分积累快,分解利用快,土壤有机质含量4.6%以上,腐殖质厚5厘米以上。土层深厚,土壤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古茶树分布区域植被生态系统保持较好,生长着诸如椿树、香樟树、榕树、漆树、董棕等高大乔木,气生植物多,树木、藤本植物繁茂,森林覆盖率高和高等植物集中,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种植茶叶的理想之地。

易武茶是最好的普洱茶.以温润柔雅蜜香回甘著称,是清朝贡茶中最昂贵的顶级茶叶,价等黄金而名重天下。

清朝早期,清政府云贵总督鄂尔泰在云南设立普洱府下设茶叶局,通过考察比较,认为易武百里正山的海拔,空气,温度,湿度,土壤等地质环境是种植茶叶最合适的。于是,在把易武原有的数百年的古乔木茶树保护起来, 列为贡茶,仅供皇宫品茗外,还召集顶级茶农和茶叶专家到易武种植普洱茶树,形成十万茶农进易武的壮举。

当时,易武茶年年岁贡, 进贡之余,由于山高路远,比贡茶稍微劣等茶叶全部拉到当时普洱这个地方交易 ,故而老百姓称之为普洱茶。当时的普洱茶既稀少珍贵,养生功效卓著,也是贵族身份的象征,在民间茶馆茶店的售价高昂,价等黄金。甚至有一段时间出现各地提前预订,提前到普洱等待,客商互相竟价的局面。每年产茶时节,普洱茶交易火暴到方圆五百里无客栈不满的兴盛局面。

由于普洱茶价值高昂,清政府还严格控制易武茶,列其为对三品以上的,立功官员的奖励,以及与外国邦交的最高级别国礼之一。造成后宫限供,大臣难得,明间价等黄金的局面。

清朝后期,国家分裂,国力衰弱,政府动荡,普洱茶停贡,普洱茶和当地茶山茶商从此走向没落。一直到近几年,台湾,香港,日本等外商不断挖掘历史,多次到云南寻访,普洱茶才重现生机。制作好的古树茶都会体现口感很纯、茶劲十足、香气挂杯持久(高超的杀青技术和揉捻晾晒环节),制作不好,再好的古树茶也被糟蹋。古树茶耐泡,叶底鲜嫩,汤色金黄通透,苦涩弱,回甘生津快强、长且持久。

易武古树茶叶品质优良的主要因素

1.植被保护较完整,生态环境平衡,大气无任何污染,古茶树、古茶园四周森林茂密,山清水秀,养分充足,极有利于茶树的自然生长。

2.气候湿热,光、热、水、土自然条件优越,使这里的古茶树常年生机盎然,发芽早,育芽能力强,芽肥大叶身叶背茸毛多显毫。年可发多轮多次,年生长期长近10个月,2月下旬开采,11月中旬结束。

3.内含物丰富,在相同条件下测试,易武古茶园茶叶的茶多酚、水浸出物、儿茶素指标,明显高于其他产茶区的同类品种茶叶。易武山茶是标准的大叶种茶,具有条索黑亮、较长、泡条,汤色金黄,苦涩较轻、香气较好,汤中带甜,汤质较滑厚、回甘较好、陈化较快等特点,由于矮化和长于山林的特点,山野气韵不同寨子的有所区别。

易武正山

距离易武2公里左右拐入前往麻黑的路可到郑家梁子。郑家梁子所处区域就是茶友传说中的易武正山。

郑家梁子所在的地方,是易武主要的产茶区。由于这里的茶叶品质好、销路畅,历史上专为同庆号、同兴号、车顺号等著名茶庄提供原料。一度声名远扬,茶商逐利,纷纷说自己的茶品来自易武郑山,外人不知郑家梁子,不知郑山,便以为是正宗易武山头的茶,这样以讹传讹郑山成了正山。有行人可以翻开地图,整个易武版图上并没有叫正山的地方。很多慕名前来的茶人来到易武欲一睹易武正山的风采,都不知道在哪里。落水洞茶区有易武的茶王树,茶王树貌不惊人,10多米的高度,既没有乔木的高大壮观,也没有灌木的秀气葱茏,介于两者之间,安静地挺立在半山腰上。这个高度茶树王的称呼来说似乎不够威猛,但对于采茶人来说,却已经高得离谱了。人们必须用梯子搭在树干上才能采到嫩绿的鲜芽,作业非常困难。

易武的有些茶农在高茶价的利益驱动下,有些开始给台地茶施肥打药。若喝到强烈刺喉锁喉感的易武茶就要注意了。若此现象蔓延下去,不知道以后是否还能够喝到生态的易武茶。

易武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种植了不少高产速生的 台地茶,台地上种满了50公分高的灌木状茶树。这些茶树虽小,但产量很高,而且采摘不受季节限制。这些新生而高产的茶树,专为经济利益而发芽,它们在外地市场的价格依然不菲,因为盖在这些茶叶身上的牌子,依然是正山古树普洱茶。易武如今的古茶园所占面积已不到全部茶园的百分之三十,这些珍贵的茶树还深受假冒茶叶之害,让外地茶商质疑。在这样的情况下,也许再过几年,到易武寻找真正的古树茶,看来将变成一种奢望了。但愿易武茶区的茶农能认识到原生态才是茶价稳定走高的基础,一旦这个基础被人为破坏掉,手握在好的资源也不会有好收益。易武目前每年产野生茶约60吨,台地茶300吨。

一号聊茶现在告诉茶友:在离易武5公里的去麻黑、曼秀、落水洞的必经之地那个郑山就是大名鼎鼎的易武正山。丁家寨的下寨那里有个名叫薄荷塘的地方,目前是易武生态非常好的一个产茶区。同时你若有机会去易武观光探茶,不要忘了买些特色易武酱油和风吹豆豉。

易武漫长的雨季之前,是茶农们忙于采收一年之春茶的尾声。易武本地的茶箐,多半是由负责采摘的农户在自己的家庭作坊里完成初制,制成紧条或泡条的毛茶,再等待来人收验。张家湾是汉人聚居村,距今易武乡的中心,大约尚有一个半小时车程。村人的祖辈多是石屏人。张家湾距老挝极近,步行只需一个多小时便可到中老界碑。其四围的山谷林地里,散落着大大小小人工栽培的老茶树群,茶树有大叶种、中小叶种,还有紫芽茶,据说这里是六大古茶山中,茶树品种最多的茶园。

在张家湾的山林深处更散有纯然野放的乔木古树,树龄俱过百年,有的甚或已有八九百年。和张家湾紧紧相邻的孟乌、乌德,今属老挝(在1895年中法战争爆发之前本是中国领土),至今,也散有与张家湾共属同一群落的老树、古树茶。往张家湾的山路在重重山峦中盘盘绕绕,沿山路下到一片浓绿的河谷,村子便在河谷之中,村中有新修的水泥路。张家湾有传说中的乔木古树茶。张家湾每户人家大致有五六十棵乔木古茶树。

茶农在采茶季节里,每天,天光发亮就要匆匆出门,走十几公里山路,进山采茶。通常,清晨五六点出门,下山回家时,已是午后三四点。

易武茶区包含整个易武乡的产茶区,也包含着过去的慢撒茶山。

易武茶区拥有老树茶比较多的村寨易武、麻黑、落水洞、刮风寨、老丁家寨、杨家寨、曼秀等地。易武每年老树茶产量比较公认的认同是在60-70吨。当然随着茶价上升,台地茶的增加,产量已在逐年上升。在六大茶山中易武区范围内有易武、曼洒两个茶山历来这两个茶由约面积和产量都比其他茶山居多。

易武茶山位于六大茶山东部,紧靠中老边境,面积约750平方公里,是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的茶山。它包括易武正山、慢撒茶山、曼腊茶山,因面积较大自古就把易武茶山称为易武茶区。

易武茶山包括麻黑曼洛、易武、易田等四个乡茶区。范围东至中老边界,西至易武与象明接壤的小磨移丫口,南至麻芋林,北至过乃河,方圆321平方公里。除石灰岩及徒坡峡谷外,到处都有茶园。易武区范围内的另一个茶山是曼洒茶山(1984年易武区分成两个区时划归曼腊区),包括曼洒、曼腊、曼乃、保德(1980年从曼乃分出去的新乡)等四个乡。茶园范围东至中老边界,南至过乃河,西至直保河、磨者河,北至杨柳淘河,方圆303平方公里左右,除陡峭山峰、峡谷外,到处都有茶园。

易武凭借其悠久的历史与瑞贡天朝的殊荣而一度成为普洱茶的圣地。目前易武茶区栽培野生茶大多为人工矮化过的老茶树,树形并不很高大。基本是散种在山野树林之中,阳光漫射时间长,生态环境一流,应为易武茶香、甜、甘、润的重要因素。

易武茶农为减低大叶种的苦涩度,传统的手工做茶采用轻揉捻的方法减小其揉出物,故新茶滋味稍淡,但由于采用晒青的杀青工艺,保存了茶叶的活性,存放一段时间后茶汤的滋味较新茶更浓醇。茶叶边缘带有锯齿状,新品香扬水柔、甘醇顺滑带冰糖香,喉韵甘润持久,苦涩度低,属刺激性较低的茶品。

易武全镇拥有古茶树主要集中分布于麻黑、易武两个村委会的各个老茶山。代表性古茶树:易武村落水洞茶王树、铜箐河洒代大茶树、刮风寨大茶树。

古茶树特点为

茶树分枝密,叶均水平着生;分枝级数较多,最多达四级;叶形多为长椭圆形,叶茎楔型,叶长叶宽脉对;色泽为绿或深绿色。

易武茶外形条索粗壮肥大,茶味浓郁,适宜于制成普洱茶,经久藏后,其汤色褐红,陈香活现。尤其是陈旧的易武春芽,汤色红润耐泡,叶底呈现褐红色,乃普洱散茶中之极品。一些资深的普洱茶品尝家都清楚,若从越陈越香的角度看普洱茶,易武茶山大叶种普洱茶实属最佳。也正因为易武茶的天生丽质,古六大茶山贡茶大都产自于易武乡周围,一些茶商在制作茶叶时,常常在包装上注明易武茶,使易武从产茶量和茶质两方面都一跃为古代版纳的茶山之冠。

易武老树茶是标准的大叶种茶,具有条索黑亮、较长、泡条,汤色金黄,苦涩较轻、香气较好,汤中带甜,汤质较滑厚、回甘较好、陈化较快等特点,由于矮化和长于山林的特点,山野气韵不同寨子的有所区别。

易武普洱茶外形,易武普洱茶总括来说就是叶子外形大,叶梗明显。所以在冲泡的时候,不同的水温对应不同年份的易武茶,以保证易武茶的优秀品质。

一、器皿选择

易武普洱茶,芽叶肥壮、叶肉厚,所以冲泡易武茶的器皿宜宽口宽体的,这样利于叶子伸展,呈现易武茶的特色质。

二、用水和水温

宜用矿泉水或纯净水,新茶水温以90度左右(烧开之后待水温降低)为佳,上年份的茶则以100度沸水为佳。

易武普洱茶特点介绍:香、甜、甘、润  汤感厚润 甜柔韵长 口感纯净

1、汤色非常好看,明黄透亮。

2、味道,甘,甜,好的易武茶不应该有涩的味道或者新茶时候有很轻微的涩味,水柔,挂杯持久,杯底留香,入口后各种味道马上散开使得人心旷神怡。

3、香气,香气足,透出一种甘香味,花果香味道。

4、口感,生茶中算是较多温润滑厚的茶,虽跟最滑的生茶比还有段距离。

5、有的人认为陈放后的易武没意思,因本来已经不算浓郁,再放放会没味减淡,其实陈放后的生易武,如果原料好,味道并不会很淡,尤其是完全纯易武古树料配的茶,出来的茶韵不可言传。

6、冲泡,易武茶不需要太过于热的水,如果投量为9-10克,85度水泡出来的茶滑、顺、润,几乎没有苦涩味,90度香气更浓,但苦涩味稍微出来。

7、虽然很多都叫易武茶,但是每一个牌子,每一种制造方式,原料等等都可能出来效果、味道都不同。

茶如人生,人生如茶。快节奏生活,人人都需要自我调节来减压泄压去压。有茶陪伴你可赋闲半日,品一杯茗悟一层道得一个好心情。

陈财,普洱茶新锐制茶工程师,1987年03月出生,云南澜沧人,出生于制茶世家。先后任技术员、审评员、技术科长、总工程师,拥有多年年古茶制作经验,交流探讨。欢迎关注陈老师【微信: yncc1314 】

茶中网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http://www.chazhong.cn/111493.html
陈财制茶

陈财制茶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茶中网

水不言,一切尽在茶中。关于普洱茶收藏,品鉴,保存等知识,请加个人微号:435121 交流学习。如需了解茅台酒最新价格:酒魁网 www.jiukui.cn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 0879 933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3512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