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易武古茶山东中部高、南北西三面低,海拔656—2023米之间。最高的村寨三合社海拔1433米.最低的纳么田海拔为’730米。海拔差异大,形成了“十里不同天的”立体型气候,具有温湿、温暖型两种气候特点,不同的小区气候条件造成了不同的生态环境。
易武山高雾重,土地肥沃,温热多雨,热量丰富.雨量充沛。茶区土壤,在热带亚热带季雨林成土条件下,由紫色岩和沙岩母岩上风化发育而成,主要为砖红壤、赤红壤、黄壤。各地土质呈微酸性反应,pH值在4.5~6.5之间。
土壤养分积累快,分解利用快,土壤有机质含量4.5%以上,腐殖质厚5厘米以上。土层深厚,土壤透气性好,有机质含量高。古茶树分布区域植被生态系统保持较好,生长着诸如椿树、香樟树、榕树、漆树、董棕等高大乔木.气生植物多,树木、藤本植物园繁茂,森林覆盖率高和高等植物集中,构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种植茶叶的理想之地。
“山山有茶树,寨寨都种茶”,这是易武镇古茶山的真实写照。在所辖3个村委会的多数自然村寨不论是中低海拔的山谷还是高海拔山梁,都有疏密不一的古茶树古茶园分布。全镇拥有古茶树古茶园总面积1.4万亩(含部分矮化低改老茶园),主要集中分布于麻黑、易武两个村委会的各个老茶山,树龄最高的落水洞栽培型大茶树,树高10.33米、茎围1.06米,约有700多岁。
古茶树茶种群体较纯,大都属普洱茶种(学名:阿萨姆种(camelliasinesis varassamica)。有少数为勐腊种。分布疏密不一,密度大的80至100余株/亩,密度小的30-55株/亩;古茶树主要分布在海拔910~1463米之间的古茶山地区。树龄高的基本上分布在海拔千米以上、植被较完好的古茶山。并有东、南、北三面分布多而西面少的特点。这与自然山势和人群聚居分布有关。
代表性古茶树有:易武村落水洞茶王树、铜箐河洒代大茶树、刮风寨大茶树。古茶树特点为:茶树分枝密,叶均水平着生;分枝级数较多,最多达四级:叶形多为长椭圆形,叶茎楔形.叶长叶宽脉对;色泽为绿或深绿色。
易武自古就以出好茶、出名优茶而著名。据茶叶质量检测数据表明,这里古树茶叶品质优良的主要因素是:
1.植被保护较完整,生态环境平衡,大气无任何污染,古茶树、古茶园四周森林茂密,山青水秀,养分充足,极有利于茶树的自然生长。
2.气候湿热,光、热、水、土自然条件优越,使这里的古茶树常年生机盎然,发芽早,育芽能力强,芽肥大叶身叶背茸毛多显毫。年可发多轮多次,年生长期长近lO个月,2月下旬开采,11月中旬结束。
3.内含物丰富,在相同条件下测试,易武古茶园茶叶的茶多酚、水浸出物、儿茶素指标,明显高于其他产茶区的同类品种茶叶。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