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魏国的吴普在《本草》一书中记有,“苦菜,一名荼,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凌冬不死,三月三日采干”。

上述记载中的“荼”即古茶字。“益州”是西汉武帝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滇王归附西汉后,以滇池为中心设立的益州郡,包括今天的曲靖、玉溪、昆明、大理等州市的辖区。

晋·傅巽《七诲》叙述了当时各地的名特产品,有“南中茶子”的记载,“茶子”就是成个成块的紧茶。说明云南已生产紧茶,并在汉晋时期是与宛柰、齐柿、燕栗、巫山朱橘、西极石蜜齐名的特产。汉史还有益州上表贡茶千斤,茗三百斤的记载。

以上史料说明,至少西汉时,云南已经产茶。此外,《云茶大典》中记载,从已经发现的大量分布在澜沧江中下游的过渡型、栽培型古茶树看,树龄高达数千年的,如凤庆香竹箐3200年的栽培型大茶树、澜沧邦崴1700年的过渡型古茶树和澜沧景迈发现的栽培型千年万亩古茶园,表明在今天的思茅、版纳一带很早就有种茶的发展。

证明普洱茶,从汉晋时期已经成为云南民族经济生活的一项内容,并且作为一宗地方特产已经开始供奉内地宫中。

来源:互联网 更多好文请关注秒懂普洱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