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的茶叶群体没人玩茶气这一概念,总没有人抬着一杯“龙井”大赞:茶气足啊,茶气足。
所谓茶气一说,大抵与普洱有关,这又与普洱采用的原料有关,云南大叶茶是其他中小叶茶内含物质的三倍,所以茶味足,给人的感觉就是茶气足。
最初的《中国茶叶大辞典》(陈宗懋主编2000年首版)关于“茶气”一说与我的说法无异,茶气即茗气,即茶味。明代许次纾于《茶疏》中言:“来自山东者,乃蒙阴山石苔,全无茶气,但微甜耳。
可见,古人于茶气一说,无非是滋味强弱,今日的说法:“不苦不涩不是茶。”苦而回甘,这个道理大家都懂,抓一片黄连入口,暴苦而回甘,普洱的道理如是。没有苦,又何来甘呢,从哪里回呢?如此道理,浅显而明白,然而,普洱如同大染缸,让人不由晕晕乎。
辞典关于”茗气一说,则取自明代程用宾《茶录》:“辩气者,若轻雾、若淡烟、若凝云、若布露,此萌汤气也;至氤氲贯盈,是为气熟,已上则老矣。”
此一段,尤有余味,明明是辩气,写作如诗篇,从诗篇中找寻“老水”、“萌汤”的痕迹。
“茶气”一说经普洱市场十余年侵淫,已然不同。如今喝普洱,不谈茶气,不得成行家,不得鉴茶品。
然而,茶气如空气,随手一抓,空空如也。
有人说喝茶发汗、打嗝、放屁就是好茶,就是茶气足,这就好比大家抬一杯茶,满屋茶香、屁香混合,屁声不断,就是茶气强烈?
关于茶气的感受,说法各异,有人说茶气即香气,有人说茶气是走穴,奇经八脉一通,浑身舒泰,有人说老班章茶气强烈,冰岛茶微弱。
喝茶的感受,每个人的身体条件不一,感受也不一。每个人所处的环境、季节不一,同样一款茶,品饮的感受也不一。
当然有一个总体的感受,好茶是身体的感受,大多数的茶叶则仅仅是口腔的感受。
谈茶气,不由自主让我联想起当初一个台湾大师每逢茶会必谈茶气,谈茶气必谈百年老茶,也就是打嗝、放屁这一套,当时之际,云南每逢茶会,皆于庙堂,一众干员,难道未来证实年份,必得有人放屁?
这些茶气说辞背后的百年同庆号、百年宋聘、百年福元昌,如今都证实为仿旧的百年老茶,只不过,仿品也有高有低,如果仿品本身就有年份,则难以辨别雌雄。
老茶通气,这一点我不否认。茶叶之前本身就是一味中草药,茶叶晒干即为药,烘干为饮,所有的中草药也都为晒干,这一点,历史上的茶书,中医书都有明确的记载,老茶通气,道理如同药材。但是,用茶气辩年份,实为如今普洱行销学的一大创新。
如今的仿品老茶,汤色做旧、包装做旧、茶色做旧都不稀奇,而且年份、包装、仓储、大师效应一配合,往往使人中招。
然而,做旧即为做旧,喝茶的感受骗不了人,老茶温润,浑身温暖,高温高湿做旧的老茶,汤色可以模仿,甚至可以体现陈香,然而,仓味扑鼻,霉味难堪,喝下肚子,身体寒凉。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