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产业概况
2013年华坪县茶叶种植面积1.56万亩,采摘面1.3万亩,产量275吨,产值1650万元,其中春茶量180吨,产值810万元,茶叶已初步形成为华坪县北部山区种植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
(一)自然地理
丽江市的茶叶集中在华坪县北部山l区国典型的贫困山区。华坪县位于滇西北高原处丽江市东部,金沙江中段北岸,地跨东经00°39-10131,北纬26°21′~26°57,华坪县北部山区,海拔1600-2200米区域,山峦起伏,沟壑纵横,云封雾锁,雾日2~120天,年降雨量1000~1600毫米。
年均气温18℃左右,最热月(5月)平均气温25.8℃,最冷月(12月)平均气温11.8C,年平均日照时数2553.4小时,全年无霜期303天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土壤为微酸性的红壤和沙壤,森林覆盖率30%以上,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和茶叶营养物质的积累:“高山云雾出好茶”,华坪县北部山区具有生产优质茶叶的自然条件。
(二)栽培简史
华坪县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引进茶叶种植,因技术落后和无加工龙头企业而告失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华坪县水兴区委、区政府发现六十年代种植的茶树,砍了发、发了采采了又砍、砍了又发,生命力极强,认为永兴适合发展茶叶生产,于是聘请云南省茶叶研究所和丽江市的茶叶专家进行科学论证,并于1986年从风庆引进云南大叶群种改种在水兴乡进行试栽,获得成功,从此拉开了华坪县茶叶产业的发展序幕。
(三)品质特征
华坪县茶叶产区属低纬度高海拔产区,气候温凉,年温差小,昼夜温差大,干物质积累多,病虫害发生轻,其生产的茶叶经云南省茶叶研究部门鉴定各种成份为:水分5.87%,水浸出物44.42%,儿茶素133.2毫克/克,氨基酸3052.96%毫克,咖啡碱4.01%,茶多酚32.01%,氨酚比高于同类产品。
二、茶产业现状
(一)产品类别
华坪县生产的茶叶主要是“乌木春”绿茶,“乌木春”绿茶1991年在云南省茶叶评比中荣获云缨奖。后为适应丽江旅游市场和消费者需求,又逐步开发出了高香炒青绿茶、高香特种绿茶“乌木春银毫”、红茶、普洱茶等三个类别7个类别。
(二)科研现状
丽江市园艺站和华坪县茶叶技术指导站联合实施了“华坪县茶叶规范化栽培技术研究与运用”项目,该项目荣获丽江市2008年科技进步三等奖。研究结果,华坪县需选择海拔1600~22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高,空气湿度大,多云多雾,土壤、水源和大气未受工业三废污染,距离大型企业70千米以外,远离城镇和公路主干线的山区,坡度小于25度,土壤pH值5.5~6之间的酸性红壤土地建设茶园。品种以云南大叶群种改种为主栽品种。栽培模式采用双行单株丁字型栽培法。栽培技术以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为基础,积极推广绿色和有机茶叶生产技术。本内容来自《云茶大典》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