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缘起冰岛深耕勐库
今年是我们团队和勐库茶区联系最紧密深刻的一年,不仅仅是因为承包了冰岛老寨茶地。而是两次下到勐库,从一两天的停留到长时间驻扎,更深刻的了解到勐库大叶种的特性和秘密。
国庆节的时候给大家推出了今年冰岛的古树秋茶,大家的热情很高,品饮反馈也是好评如潮。冰岛的味道代表了勐库味道的顶尖水准,但是依然有很多老友没有抢到我们的第一批分享。所以我们又制作了勐库味道的第二个山头“磨烈龙珠”回馈给大家。
勐库大叶茶一直藏匿于秘境。而勐库大叶茶中的内在成分由于远远高于其它的云南大叶种茶,因此勐库大叶茶作为“味精”被绝大多数茶友列入必选名单之列。滋味醇厚,鲜爽回甘的味道也是让我念念不忘。
后期我们会继续跟进勐库味道,让更多的朋友了解勐库大叶种的魅力。
◆ 聚焦勐库名山荟萃
勐库是临沧茶区最具代表性的普洱茶产地之一。茶树资源十分丰富,是云南省生物多样性最富集的区域,是古茶树遗产存量最大、最具代表性的地区。
勐库最主要产茶区是东半山和西半山,大名鼎鼎的“勐库十八寨”就分布在这里,其中有耳熟能详的冰岛,也有以藤条茶独树一帜的坝糯,还有近年来风头正劲的后起之秀“磨烈”。
勐库古树茶刚柔兼备,有人贪恋冰岛古茶的甜润唯美,有人痴绝小户赛的气韵悠长,有人习惯了懂过茶苦尽甘来,而有的对磨烈古茶情有独钟!
◆ 勐库大叶种的历史来源
勐库满足了爱茶之人的所有想象,但你知道勐库大叶种茶的真正来历吗?
首先,就是县志上所记载的古六山引种说。这种说法值得琢磨之处在于,为何表现如此优秀的勐库大叶茶在其“原产地”古六山难得一见?
第二种说法,我在邦改考察时,听到了缅甸腊戍引种说,其过程模式与县志记载几乎一样,只是引种地从西双版纳变成了腊戍,而最早开展种植的地方从冰岛变成了邦改。
第三种说法,在无量山的主要茶产区,如景东、景谷等地,也都是以勐库大叶茶为主要品种,樊绰《蛮书》中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这其中会不会有某种联系?
此外还有一些类似的说法,不一一例举。这三类都可以称其为“引种说”,与之相对应的是大雪山“原生说”。
在勐库西半山的邦马大雪山里有一片野生茶园,面积超过12000亩,其中大量分布着野生茶,这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密度最大、海拔最高、分布最广、保存最完整的野生古茶树群落。由于这个原因,也有人也猜测这块土地会不会是世界茶树的起源处。但是野生茶的品种是大理种,与栽培型的勐库大叶茶在性状上有很大差别。
这就是勐库大叶茶几种源头的说法,到现在,肯定还有人各执一词,发生争执。
◆ 勐库大叶种的滋味
不同的来源说却不影响勐库大叶种的独特口感品质。
勐库茶只要以香甜为主,代表茶为勐库冰岛茶,但是香甜并不代表茶气就弱,勐库茶又兼具茶气强劲的特点,同时苦涩的协调性比较好,好的古树茶比较适合现喝,同时陈化速度比勐海等茶区要快,这就压缩了时间成本,因此最近几年勐库茶发展非常迅速,独树一帜了。
勐库所产古树茶,茶饼大都有蜜香,花果香,其茶茶汤黄中泛着淡淡的翠色,明净透亮,便是投放在做的茶,汤色依旧没有浑浊感,且茶汤内白毫翻涌,内质清晰可见!
另外勐库的古树茶,耐泡度极高,当然这也是古树茶较为突出的标志之一,所谓叶底有香,茶汤有味,不仅仅是耐泡度高,而且汤质醇和,压舌感足,一般13泡之外,均为甜汤,特别好的勐库古树茶,耐泡度在23-25泡左右!
而最具有标志性的是勐库古树茶香气与茶汤融合的度极佳,也就是茶友们经常描述的“汤在香中,香在汤中”,也就是说,勐库的古树茶茶香气内敛沉稳,而相对于勐海古树茶而言,勐库的古树茶“水路”相对“粗犷”,但茶汤入口,香高味足,汤感协调性高,留韵时间久,喉韵明显!
浑身是宝的勐库大叶种成就了勐库茶,让“勐库”这个名字紧紧地和茶联系在了一起。而对于这个“宝”,我们也需善待与珍惜。
陈财,普洱茶新锐制茶工程师,1987年03月出生,云南澜沧人,出生于制茶世家。先后任技术员、审评员、技术科长、总工程师,拥有多年年古茶制作经验,交流探讨。欢迎关注陈老师【微信: 435121 】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