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芳赐:云南茶叶界的袁隆平
人物简介
中 文 名: 张芳赐 职 业: 云南农业大学茶学院教授
国 籍: 中国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民 族: 汉族 毕业院校: 安徽大学农学院
出生日期: 1932年10月21日 毕业专业: 茶业专业
出 生 地: 福建省漳州市 毕业时间: 1954年7月
主要成就
云南农业大学茶叶系创始人
云南省科委科技成果评审专家
普洱茶十大杰出人物
发现21种茶树新种并以他的名字命名
云南省著名茶学专家
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委员
历经50年成功繁育出100多亩曾经濒临灭绝的昆明贡茶——十里香茶
人物小传
张芳赐,中共党员,上世纪五十年代为积极响应党“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自愿投身云南边疆建设。在长期从事的茶树资源调查、研究和保护工作中,张芳赐发现了21个新种并以他的名字命名。1980年云南省师宗县发现一茶树新种,由张芳赐命名为大厂茶—C.teachangensisF.S.chang,是我国茶叶科学工作者首次发现和命名的新种。五十多年来,一直从事边疆农业和农村工作及农业科技,特别是茶叶科技的推广和发展,成功繁育出濒临灭绝的昆明贡茶——十里香茶,堪称茶叶界的袁隆平。
大事年表
1954年,响应国家支援大西南号召,来到云南扎根,分配在云南省农业厅工作;
1955年,原苏联专家来昆考察紫梗及云南茶叶,在蔡希陶先生指导下得知十里香茶材料,发现十里香茶已经濒临灭绝,只有零散分布的50株左右;
1972年,调到云南农业大学筹办茶桑果系,将十里香茶的开发保护列为茶桑果系科研项目;
1976年,10月15日提交《昆明十里香茶调查及恢复十里香茶建议》得到相关部门重视;
1979年—1981年,在六合村带领云南农业大学茶学系师生建立6-7亩观测点,对十里香茶进行艰苦的研究工作,观察十里香茶病害、生长及对环境的适应等情况;
1980年,云南省师宗县发现一茶树新种,由张芳赐命名为大厂茶—C.teachangensisF.S.chang,是我国茶叶科学工作者首次发现和命名的新种;
1982年,学习日本,开始采用大棚培育十里香茶苗;
1985年,十里香茶苗大棚迁到农业大学;
1987年,在昆明北郊雨树村租地,让十里香茶得到了良好的生长;
1994年,退休,在儿女劝说下打算到美国安度晚年,但心中仍放心不下十里香;
1995年到2000年,离昆赴美,后归国专心研究十里香茶的选育和繁育,技术趋于成熟;
2008年,对昆明多个县区十多个地点进行考察,寻找适合十里香生长的环境,最后选择将石林风景区附近山头上村作为十里香茶生产基地;
2010年,10月贡茶十里香荣获2010年上海世博会名茶评优“绿茶奖”金奖。“现在不止是我一个人的保卫战,各级部门也参与其中,相信这个金奖是十里香凯旋的奏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采访结束时,茶人张芳赐如是说;
目前已经建成200多亩“十里香”贡茶繁育生产示范基地,每年繁育“十里香”茶苗17万株,若干年后,十里香茶将进入盛产期。
主要著述
张芳赐:《云南山茶属二新种》,《云南植物研究》,1980年第3期;
张芳赐:《云南山茶属三新种》,《云南植物研究》1990年第1期;
张芳赐:《中国大茶树》,《中国茶叶》,1980年第1期
张芳赐:《茶树染色体标本制片的新方法——低渗法》,《云南农业大学学报》,1990年第2期;
张芳赐:《云南各民族饮茶习俗》,1990年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论文;
张芳赐:《云南山茶属新变种——邦崴茶》,《中国古茶树遗产保护研讨会论文集》;
张芳赐:《云南山茶属茶组——新变种》,《云南植物研究》,1997年第4期;
张芳赐:《祖国名茶——昆明十里香》、《高香茶——宜良“宝洪茶“》、《高香茶良种——罗松茶》,《云南山茶属茶组——新变种》,1994年第4期;
张芳赐:《云南茶树品种资源及利用意见》,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张芳赐主编:1986年——1993年与湖南农业大学茶叶研究所联合研究茶树起源、进化、分类课题,研究成果编写成书《茶树原产地——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张芳赐主编:1976年——1986年参加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茶树育种学统编教材编写修订,教材获1992年国家优秀教材奖;
张芳赐主编:《茶经浅释》,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2004年再版;
相关热词:
云南
袁隆平
微信公众号:puersir;
茶中网:www.chazhong.cn
普洱茶知识交流请添加个人微信号:chanchadashi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