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财普洱茶

陈财普洱茶

首页 山头 基诺族(攸乐)与普洱茶

基诺族(攸乐)与普洱茶

基诺语将茶称为“啦博”“啦”是依靠,“博”是芽叶,意译过来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芽叶”。一般基诺族人对茶树有5种称呼:“啦博阿则”——茶树、“啦博阿十拉”——野茶树、“啦博则里”——老树茶、“啦博则嫫”——大母茶树、“接则…

基诺语将茶称为“啦博”“啦”是依靠,“博”是芽叶,意译过来是“人们赖以生存的芽叶”。一般基诺族人对茶树有5种称呼:“啦博阿则”——茶树、“啦博阿十拉”——野茶树、“啦博则里”——老树茶、“啦博则嫫”——大母茶树、“接则”——摇钱树。这些不同的称呼表明基诺族对茶树十分的重视,有着绵长悠久的种茶历史和古老丰富的茶文化,基诺族世代居民与茶结下了不解之缘。

基诺族的种茶历史,可以追溯到关于玛黑玛妞的创世神话。据说,当年玛黑玛妞带着茶籽躲进了大鼓中,后来在“司米卓杰”种植茶树繁衍后代,形成了基诺族。还有一种说法认为,当年孔明南征时到基诺山附近,落队的士兵追赶上大部队后,为了严明军纪,孔明没有收留,但是赠送了茶籽,希望他们种茶为生,这些士兵就是基诺族祖先,他们世代种茶为生。

据史料记载,元代开始,攸乐山开始纳入中央政府的统治范围,明代时基诺山的茶园面积达到4000余亩,茶叶年产量在2000担左右,茶叶可以换取盐、粮食等生活必需品。清代时,基诺山人口曾一度达到上万,茶园面积有上万亩,茶叶发展到鼎盛时期。清政府在基诺山建攸乐城,设立攸乐同知。清代人檀萃在《滇海虞衡志》中记载道:“普洱茶名重于天下,出六大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月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曼撒,周八百里,入山做茶者数十万人。”攸乐同知主要职责就是维护六大茶山事务,督促茶农茶商采茶运茶并统一加工成各种普洱茶。檀萃在文献中将攸乐山排在六大茶山之首,并写道“入山做茶者数十万人”可见当时攸乐山茶叶产量之高,种茶事业之兴隆。而且,攸乐山茶叶以其优越的气候条件,丰富的物种资源,优质的茶叶品质,在清代曾一度成为贡茶,有清人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记载为证:“茶产六山,气味随土性而异,生于赤土或土杂石者最佳,消食散寒解毒。于二月间采蕊极细而白,谓之毛尖,以作贡,贡后方许民间贩卖。”

攸乐茶山位于古六大茶山最西部,历史上位居六大茶山之首。一千多年前,攸乐人开始在小黑江两岸种景;明朝中期,至少有四千亩以上;清咸丰以前,攸乐山有茶园万亩以上;1941年后,因战乱及连年烧山开地种粮,茶园损毁很多,到上个世纪70年代,保存下来的古茶园有三千多亩左右。2004年,西双版纳州古茶树古茶园普查队调查结果是攸乐古茶园有2900多亩,古茶树茶园大部分在海拔1100-1500米之间,多为林茶混交林,属云南大叶种,叶型分为长叶椭圆型两种,茶叶分布红梗绿芽和绿梗绿芽两种,其中,亚诺古茶园还发现有中叶型茶种。攸乐古茶园主要分布在亚诺(意为“山后边的寨子”)、司土老寨(意为“总管太阳鼓的寨子”)

!
也想出现在这里? 联系我们
创意广告区块 - WordPress区块

和么卓(么卓即“卓巴”,意为“长老被哄来的寨子”)、巴飘(意为“从祖先蔓蒂上落下来的寨子”)等村寨。亚诺古茶园为大面积混杂林荼园,海拔1200-1500米之间,总面积1800多亩,古茶树大部分基围粗在0.5——12米之间,主干胸围在03-0.8米之间,树高2——3米,每亩密度100株左右,树龄在300年以上;司土老寨海拔1100——1300米,有多片混林古荼园,面积800余亩,茶树密度每亩100株左右,多为砍伐后重新萌发,最大一株老桩高04米,围粗1.10米,株高3.3米,树龄约400年;么卓、巴飘两村古茶树面积220亩,生长于茂密的灌木丛中,俗称“荒野茶”,茶树基部围粗O.4-1.38米,主千胸围0.3——0.9米,高3——3.15米,每亩密度40株,树龄约150年。

基诺族(攸乐)与茶的故事早在1700百年前就已经开始。

茶中网

古树茶,普洱茶,红茶,白茶等购买请关注陈老师微信,或点击囤茶优选商城进入购买。国家级制茶工程师,国家一级评茶师-陈财严选推荐。

一键关注陈老师微信号:435121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http://www.chazhong.cn/144123.html
陈财制茶

陈财制茶

上一篇
下一篇

作者: ci187130

为您推荐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81 0879 933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435121@qq.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00-17: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关注微博
返回顶部